五、水疱性口炎

  水疱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多种哺乳动物感染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以马、牛、猪和某些野生动物的舌、唇、口腔黏膜以及乳头和蹄冠处发生水疱为特征。鹿和人呈隐性感染或短期发热。

  本病于1821年发生于北美洲,之后又在南非的马、骡、牛发生。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本病随美国军马传至欧洲,继之在非洲、南美洲广泛流行。亚洲国家也曾有本病发生。

  【病原】

  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水疱病毒属(Vesiculooirus),为线性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粒子呈子弹状或圆柱状,长度约为直径的3倍,大小为150~180 nmx50~70 nm。

  有囊膜,囊膜上均匀密布短的纤突。

  病毒粒子含有5种结构蛋白:

  糖蛋白(G)、基质蛋白(m)、核蛋白(N)、磷酸蛋白(NS)和RNA聚合南大蛋白(L)。

  应用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可将水拖性口炎病毒分为两个血清型,其代表株分别为印第安纳(Indiana)株和新泽西(NewJersey)株,两者不能交互免疫,前者又可分为三个亚型。

  本病毒可在7~13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及尿囊腔生长,于24~28h内使鸡胚死亡。

  本病毒几乎可在所有常用的实验室培养细胞中生长,在猪和豚鼠的肾细胞、鸡胚上皮细胞牛舌、猪胎、羔羊翠丸细胞培养中有致细胞病变作用。

  人工接种马、牛、猪、绵羊、兔、鼠的舌面内可发生水疱,但接种于牛肌肉内则不发病。

  成年小鼠脑内接种可发生大脑炎,初期被毛松乱、战栗,继而后肢运动失调或瘫痪,经3~5d死亡;对乳鼠无论经何途径感染,均可发生致死性感染。

  鸡、鸭、鹅在趾蹼上接种也可感染。

  本病毒在外环境中抵抗力差。

  2%氢氧化钠或1%福尔马林能在数分钟内杀死本病毒,1%升汞、3%来苏儿或1%石炭酸需6h以上才能杀灭本病毒。

  病毒在含50%甘油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5)中于4~6c可存活4~6个月,真空冷冻干燥的病毒在4~6c可保存5个月。

  【流行病学】

  本病能侵害多种动物,牛、马、猪和猴较易感,野生动物中野羊、鹿、野猪、浣熊及刺猬等亦可感染。绵羊、山羊、犬和兔一般不易感染。

  实验动物中雪貂、豚鼠、仓鼠、小鼠、大鼠和鸡都易感染。人与患病动物接触也易感染本病。

  实验证明,易感宿主可因病毒型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牛、猪是新泽西型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印第安纳型病毒曾引起牛和马的水疱性口炎流行,但不引起猪的疾病,试验接种8种鸟类有5种产生抗体。

  患病动物和野生带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从患病动物的水疱液和唾液排出,在水疱形成前96 h就可从唾液排出病毒散播传染。

  病毒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还可通过双翅目昆虫作为媒介经叮咬感染,曾自白蛉及伊蚊体内分离到本病毒。

  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季及秋初,而秋末则趋于平息。本病虽可暴发但并不广泛流行。由于本病与口蹄疫临床症状相似,因而成为一种需进行鉴别诊断的重要传染病。因人偶可感染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意义。

  【致病机制】

  水疱性口炎病毒从损伤的口鼻黏膜、乳头或蹄部感染,并在表皮层进行复制,经2~3d在这些部位形成水疱。

  若继发感染,通常会波及皮下组织,若无继发感染,病变会在1~2周愈合。

  水疱性口炎病毒感染是否形成病毒血症仍有争议。

  经猪吻突皮内接种及其他接近自然感染的途径接种病毒后,只能从局部淋巴结而不能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人工感染潜伏期为1~3d,自然感染为3~5d。

  1.牛

  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c,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弱,大量饮水,口黏膜及鼻镜干燥,耳根发热,在舌、唇黏膜上出现米粒大的水疱,后融合成大水疱,内含透明黄色液体。

  经1~2d后,水疱破裂,疱皮脱落后,则遗留浅而边缘不齐的鲜红色烂斑。

  与此同时病牛大量流出清亮的黏稠唾液呈引缕状,并发生咂唇音,采食困难。

  有时患病动物在乳头及蹄都也可能发生水疱。

  病程为1~2周,转归良好,极少死亡。

  2.马

  马水疱性口炎的临床症状与牛相似,但较缓和。

  舌及口腔黏膜发生水疱,主要见于舌背部,于1~2d内破裂,留下鲜红裸露的糜烂面,不久愈合。

  病马经常在食槽沿或其他物体上摩擦其唇部,表现痒感。

  马体的其他部分不常见次发性病理变化。

  3.猪

  病初体温升高,24~48h后,口腔和蹄部出现水疱,不久破裂而形成痴块,多发生于舌、唇部、鼻端及蹄冠部。

  病猪在口腔或蹄部病理变化严重时,采食受影响,但食欲未消退。

  有时在蹄部发生溃疡,病灶扩大,可使蹄壳脱落,露出鲜红色创面。

  病程约2周,预后良好,病灶不留痕迹。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根据本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各种动物均可感染,发病率与病死率较低,典型的水疱病理变化以及流涎的特征临床症状,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1.病毒分离鉴

  定水疱液、未破裂的水疱上皮或破裂的新鲜上皮是理想的病毒分离材料。

  将水疱皮研磨,制成10%的悬液,或用水疱液接种于7~13日龄鸡胚绒毛尿囊或尿囊腔内,鸡胚于接种后24~48h死亡,胚体有明显的充血和出血病变,但有的毒株在初次分离时也可能不引起鸡胚死亡,而引起绒毛尿囊膜增厚,这时应收获绒毛尿囊膜进行传代。

  2. pcR诊断

  选择恰当引物用pcR方法可以扩增出水疱性口炎新泽西株和印第安纳株的不同核酸片段,从而区别这两个血清型,同时可以诊断此病。

  3.血清学试验

  oIE推荐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间接夹心ELISA、液相阻断ELISA、竞争ELISA、病毒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间接夹心ELISA是当前诊断水疱性口炎的常用方法,可用于水疱性口炎病毒各种血清型鉴定,又可用于区别其他水疱性疾病。

  4.鉴别诊断

  当牛发病时,应与口蹄疫做鉴别。

  猪发生本病时,应与猪口蹄疫、猪水疱病及猪水疱疹做鉴别。应用动物接种试验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将1~2日龄乳鼠和7~9日龄乳鼠分两组接种病料,观察1~4d。1~2日龄乳鼠和7~9日龄乳鼠均为健活的为猪水疱疹;1~2日龄乳鼠死亡,而7~9日龄乳鼠健活为猪水疱病;1~2日龄乳鼠和7~9日龄乳鼠均死亡的为口蹄疫或水疱性口炎。

  区别口蹄疫和水疱性口炎,可将病料接种于牛肌肉,不发病则为水疱性口炎,反之为口蹄疫。

  【防控】

  本病常发地区应对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注射。已有水泡性口炎弱毒苗和灭活苗,并在奶牛场中应用。

  发生本病时,应及时隔离患病动物及可疑患病动物,疫区严格封锁。

  封锁期间严禁从封锁区运出饲料、动物产品及易感动物,人员通过时应严格消毒。

  对圈舍、场地和用具用2%~4%氢氧化钠溶液、10%石灰乳或1%强力消毒灵(以氯为主的复合消毒剂)喷洒消毒。

  动物粪便应堆积发酵或用5%氨水消毒。

  一般经过14d再无患病动物发生可以解除封锁,解除封锁时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本病一般可以自愈。

  为了促使本病早日痊愈,缩短病程,特别是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对患病动物进行对症治疗。

  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进行洗涤,糜烂面上涂以1%~2%的明矾或碘甘油或使用冰硼散治疗。

  蹄部可用3%的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然后涂以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

  乳房可用2%~3%硼酸水洗涤,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他防腐软膏。

  如果奶牛正值泌乳期,应定期将乳挤出,以防发生乳腺炎。

  【公共卫生】

  人感染后呈流感样症状,表现突然发热,恶心、肌肉酸痛、头痛,有时伴有眼痛、胸痛和呕吐,少数病人发生口炎、轻度肾炎和扁桃体炎。一般1周内可完全康复,康复后可产生中和抗体。

新书推荐: 综:精灵的恋爱日常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天道欠我一袋米 当县令十年,下属非要给我黄袍加身 年代,小医生的精彩人生 云天造化决 魂穿金陵:家族血仇下的爱恋 三国演义白话诙谐版 栗子到底什么时候成熟! 娱乐圈茶茶的,我泡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