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病

  绿脓杆菌病(cyanomycosis)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铜绿假单胞菌是条件性病原菌,对人和动物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曾有本菌引起奶牛、猪、绵羊、水貂、家禽等发病的报道,对肉、蛋、奶的污染亦已引起关注。

  本病在人主要表现为烧伤、外科的术后感染,但也见于癌症病人或年老体弱者的重症感染。

  在动物常见于内脏器官脓肿,如奶牛子宫炎、乳房炎,水貂出血性肺炎,特别是幼龄动物,常表现为群体的急性暴发而导致大批死亡。

  受本菌感染后,常可产生绿色脓汁,即所谓的绿脓。

  【病原】

  绿脓杆菌学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中等大小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有鞭毛,能运动。

  在普通培养基上发育良好,菌落圆形、光滑带蓝绿色荧光。

  能分泌两种色素:

  一种为可溶于氯仿和水中的绿脓菌素,一种为仅溶于水不溶于氯仿的荧光素。

  本菌能在NAc和SS培养基上生长,发酵糖的能力不强。

  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出现溶血环。

  水解明胶而不水解淀粉。

  能利用葡萄糖、木糖、果糖等,不能利用蔗糖、麦芽糖、海藻糖等。

  不产生吲哚、硫化氢。氧化酶阳性,甲基红试验阴性。

  本菌代谢产物中有一种毒力很强的致死性外毒素A,另一种外毒素是溶血毒素,即磷脂酶c。

  本菌具有o抗原、h抗原、R抗原、黏液抗原等抗原成分。本菌型别十分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分型标准,但各国多采用凝集试验分型方法,我国已公布12个血清型(群)。

  本菌对新霉素、诺氟沙星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洛美沙星、阿米卡星、链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噻肟、青霉素不敏感。

  【流行病学】

  本菌在自然界分布甚广,可在土壤、水、动植物、腐败的有机质等各种环境条件下生长。通常遭受污染的水源、设备、器械以及带菌人员等不良的环境条件是本菌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对动物而言,污染的环境、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

  本病传播途径多,但主要为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本菌为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烧伤、外科创伤或术后,或其他疾病如脑膜炎、尿道感染、奶牛子宫炎和乳房炎等,往往为本菌的继发感染创造条件。

  饲养管理条件低劣或长途运输等应激反应导致体质下降,特别是环境污染及注射用具消毒不严时,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或创伤引起暴发。

  初生雏鸡接种马立克病疫苗时使用污染的注射用具及疫苗是本病近年来常见的发病原因。

  对不同的动物,绿脓杆菌病引起的发病及流行特点均不同。对于养殖家兔来说,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一般为散发,无明显季节性。而对于集约化养殖的鸡雏来说,感染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潮湿的6~9月份。维鸡对本菌的易感性最高,随着日龄的增加,易感性逐步降低。

  【致病机制】

  绿脓杆菌长期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和尿道中。

  若体内外有创伤,首先在入侵之处定居下来,并迅速分裂繁殖,在多数情况下形成局灶性脓肿。

  幼龄动物因免疫系统尚不健全,病原菌即可沿着淋巴系统进入体内,并在组织中扩散蔓延,最后进入血液中引起菌血症,或在各脏器中形成多发性脓肿。

  本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溶血素使大量红细胞溶解,造成血液成分改变、血管壁受损和循环系统障碍,最终导致实质器官充血或出血。

  本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A和磷脂酶c,在体内有抑制或杀死吞噬细胞的能力,使宿主抵抗力下降,尤其外毒素A被认为是一种致死毒素。

  将这种毒素注射于家兔皮肤,18h后可引起局部脓肿,在脓肿周围形成红色硬结或水肿,48h后出现坏死。

  研究发现,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的细胞毒作用机制是其通过受体结合亚单位和跨膜亚单位将具有Adp-核糖基化活性的毒性单位导入细胞,催化细胞内的延伸因子(EF-2)发生Adp-核糖基化反应,使EF-2灭活,抑制蛋白合成而杀死细胞。

  【临床症状】

  动物中以雏鸡发病最为常见。

  本病发生突然,病程短。病雏精神沉郁,厌食,卧地不起。多数病雏发生不同程度腹泻,水样类便,淡黄绿色,严重者类中带有血丝。有的病鸡眼周围水肿、潮湿,眼流泪,角膜或眼前房混浊。

  貂感染后可出现出血性肺炎,多为急性或超急性,不易发现临床症状。死前食欲废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迫促,流泪,流鼻涕。个别出现惊厥。有的病例咳血或从口鼻流出血样液体。病程1~2d,多以死亡告终。

  此外,还可引起奶牛腹泻、羊慢性化脓性肺炎、兔肺炎和狐狸流产等。

  【病理变化】

  主要把器官肝脏可出现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坏死;其他脏器病变有肺出血和肾脏坏死。

  死亡雏鸡消瘦,羽毛粗乱。泄殖腔周围有稀粪污染。头颈部、胸腹部皮下水肿、淤血或溃烂,皮下有淡绿色胶冻样浸润物。严重者水肿部皮下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实质器官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肝、脾肿大,有出血点,肝脏有淡灰黄色栗粒大小坏死灶。气囊混浊、增厚。肺脏充血,有出血点。肠黏膜充血、出血严重。

  病貂剖检特征为出血性肺炎。肺脏充血、出血和肝变,严重者呈大理石样外观,有明显出血点,切开肺流出血样泡沫状液体。心肌松弛,冠状沟有出血点。脾肿大2倍,呈紫红色,有出血斑。淋巴结出血、水肿。组织病理学检查肺部有大叶性、出血性、化脓性、坏死性和纤维素性肺炎。在肺的血管周围有绿脓杆菌。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学检验。

  细菌检验可取动物皮肤或内脏的化脓性病灶;脓毒血症时采心血;雏鸡、鹌鹑、水貂等动物取死亡后的实质器官;奶牛子宫炎和乳房炎时取阴道分泌物和奶样;犊牛、熊猫、猿等动物可取血便、脓液或眼结膜脓性分泌物等作为被检材料。所取材料先置增菌液中培养

  18~24h后用琼脂平板划线培养18~24h,挑取单个可疑菌落接种于NAc鉴别培养基上培养18h,置室温下能逐渐产生明显的可渗透入培养基中的绿色素。涂片镜检如为革兰阴性杆菌,即可判定为绿脓杆菌。血清学分型鉴定是用血清凝集反应。

  【防控】

  预防本病,应从改善养殖场饲养管理条件,加强兽医卫生措施着手,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做好种蛋收集、保存、孵化全过程中孵化设备、环境、注射疫苗器具的清洗和消毒工作。美国有绿脓杆菌灭活疫苗p-vactm,于2003年批准上市。我国还无有效疫苗。对大群雏鸡或水貂,可通过饮水或拌料口服大剂量庆大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复方新诺明,亦有一定防控作用。

  【公共卫生】

  绿脓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因子,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中仅次于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特别是由于器械的污染以及流动人员的带菌等常会引起医院内各种继发感染。人主要发生大面积烧伤后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脑膜炎或菌血症。发生菌血症时的病死率高达44%~81%。在烧伤患者中,绿脓杆菌的检出率为各种感染菌的首位。此外,呼吸道和泌尿道的感染也很常见。外科病房的卫生清洁、消毒,结合抗生素注射,是防止伤口感染的根本措施。对病人使用抗生素的疗效不甚理想。

新书推荐: 综:精灵的恋爱日常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天道欠我一袋米 当县令十年,下属非要给我黄袍加身 年代,小医生的精彩人生 云天造化决 魂穿金陵:家族血仇下的爱恋 三国演义白话诙谐版 栗子到底什么时候成熟! 娱乐圈茶茶的,我泡茶的